南海区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着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
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的南兴市场里,猪肉摊主张孟新一边跟顾客聊天,一边将顾客要的排骨切好、装好并且递给他,随后又笑呵呵地开始招呼下一位顾客,忙得不亦乐乎。
【资料图】
张孟新直言:“以前的市场环境脏乱差,顾客只想赶快买完就走,现在市场环境变好,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大家更愿意慢慢逛,慢慢选择,可舒服了。”
变化不止这些。如今在南海,只需5分钟,快检设备就可检测出蔬菜有没有农药残留;食堂、食肆的后厨“透明可见”,还可远程监管厨房的“一举一动”……
种种变化,折射的是南海正着力守护辖区食品安全、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区。
食品安全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盘中餐”,一头连着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心。2018年,南海正式启动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一路走来,南海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建设,打造出一套具有南海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南海食品安全工作也获得多方认可。2020年,南海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高分通过省级中期评估;2021年,南海群众的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4.2%,位列全市五区第一。
以标准促规范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3日,《食材配送行业服务规范与评价》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这是两年来,南海发布的第四个食材配送行业相关团体标准。
“食品安全是群众心中的一根弦,只有做好链条食品安全工作,群众才会放心,而食材配送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股股长邱力说,四份团体标准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推动企业经营更加规范,推动食材配送行业规范。
以标准进行规范,从而推动食品产业持续升级,是南海食品安全工作的一大亮点。早在2015年,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烧腊,南海便率先发布实施《南海烧腊》联盟标准。这是首次以联盟标准的形式记载烧腊这种传统南方食品的制作工艺。
最能体现联盟标准实施成效的便数广东广记食品生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记食品”)。在过去的7年里,该公司以《南海烧腊》联盟标准为经营基础标准的同时,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标准。2018年,广记食品响应南海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号召,给每一份烧腊装上了一道“放心锁”,通过扫二维码,能实现烧腊熟食溯源,让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种种举措不仅让广记食品得到了更多食客青睐,还为南海区里水镇探索发展食品产业提供了一个样本。目前,里水镇已经聚集了广东省袁亮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轩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食品龙头企业。
不久前,里水镇着力打造的金田食品产业园正式运营。据介绍,该产业园正是定位“食品生产加工+冷冻冷藏”,目前已经吸引了14家食品企业进驻。
“‘标准化’一词已经贯穿食品安全工作。”南海区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在源头环节,南海以标准化的方式,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对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引领水产行业共同推动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让市民吃上“放心鱼”。
打造智慧监管体系让“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见
10月12日凌晨5时许,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餐饮安全监管股股长张栩打开手机上的佛山教育食安APP,点开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的画面时,便能看到学校食堂后厨的操作情况,实现实时监管。
这样的“智慧监管”,正是南海眼下大力推行的“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监管模式,让舌尖安全的守护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据介绍,全区7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均实现“阳光车间”,全部持证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实现“明厨亮灶”,3.9万家餐饮单位上线“佛山市阳光餐饮”平台。同时,全区693家学校、养老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特定餐饮单位基本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覆盖。
依托大数据技术,南海严把从塘头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保障食安监管实现“无缝接轨”。在种植养殖环节,针对辖区水产品种类多、产量高,养殖点多面广,南海打造智慧渔业安全监管体系,并推开了以九江镇水产种业(种苗)为试点的5G溯源模式。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重点品种食品追溯系统:由南海区自行研发的南海区小作坊产品溯源系统,从生产环节延伸至批发、零售环节,实现南海区熟食“生产-批发-零售”全环节追溯,做到消费者“手机扫一扫,什么都知道”;由佛山市支持、南海区开发的湿粉溯源系统,通过使用溯源平台录入购买的每批次原料及进货查验信息、生产投料记录、出厂检验和出厂销售信息,实现了全区湿粉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溯源管理,做到产品来向可溯,去向可查。
在市场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溯源二维码已经成为南海区农贸市场的“标配”。走进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每个摊位前都挂着电子显示屏,只要扫一扫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便能对农产品进行溯源。
食品安全无小事。在南海,一棵青菜、一尾鱼不仅能够追溯其来源,在它到达市民的餐桌前还需要经历层层检验。据了解,目前全区7个镇街均建立农检中心,年检测量达20万批次,建立起塘头田间的第一道检测安全屏障。
与此同时,南海已建成覆盖农贸市场、学校、机关单位、配餐中心、医院等共900多个食用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点,检测结果及过程数据直接上传至食品安全风险大数据分析系统,形成“快检-处理-溯源-数据汇总分析-预警-后续监管”的闭环管理模式。
系统投入使用后,截至今年8月底,这900多个检测点累计上传超过224万批次数据,其中可疑数量即疑似检测不合格1万多批次,可疑比例为0.46%。
“相对比而言,检测可疑比例在今年有所下降,表明平台的运行已有成效,有效扩大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密度,强化了食用农产品准入,真正实现快检筛查的‘防火墙作用’。”南海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全流程数据设置多节点监管且数据不可篡改,提升了监管部门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保持重拳出击态势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截至9月底,检查相关经营单位7093家次,立案228宗,办结179宗。这一组数据是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第三季度在辖区内全面开展“秋猎”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
根据佛山市市场监管局“秋猎”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辖区内全面开展“秋猎”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小餐饮”等领域违法行为,促进行业规范有序提升。
在“小餐饮大提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现场督导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细化措施安排;推进小餐饮食品安全质量提升街建设,进一步提升南海区小餐饮食品安全质量;利用“食安快线”APP,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南海区严格把好食材供应安全关。今年9月至10月,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对食材供应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覆盖检查,同时对全区学校及医疗机构食堂食品安全开展全覆盖检查,进一步加强公共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全区学校和医院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问题社会关注度高,整治食品安全隐患更是任务艰巨。近年来,南海坚持重拳出击,连续多年开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排查治理等一系列力度大、措施硬的攻坚会战,有力整治水产品、肉品、凉茶、保健食品、酒类食品等行业,查办了一批涉及食品的重案、大案,其中“百日行动”战果连续5年全市第一。
聚焦重点领域,南海开展食品安全“清风”专项执法、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重拳行动”,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湿粉统一查”、婴幼儿奶粉专项检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集中专项整治,保障了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食品安全。
目前南海已经建立健全常态化、跨部门的“双随机”联合检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等多部门共同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建立和落实全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形势会商,农业、市监联席会议等食品安全问题深度研讨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积极防范了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
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年9月,全区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190宗,通过依法从重打击,有效遏制食品行业乱象。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10月24日,《丹灶查餐厅》栏目更新,由丹灶市场监督管理所携手丹灶镇人大代表邓丽华和丹灶镇有为小学家委会代表张文棠,突击检查有为小学饭堂的员工健康证、证照公示情况,还查看了学校后厨的卫生等情况。
在检查结束后,邓丽华感慨地说:“校园食品安全重于山,让我们共同成为学习的‘捍胃者’。”
“查餐厅”活动是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的金牌节目,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学校食堂、配餐中心、大型餐饮、网红餐饮店等场所,参与后厨工作日常检查,参与食品安全执法全过程,对监管部门履职尽责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持续开展餐饮环节‘查餐厅’活动,是希望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进一步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餐饮加工操作行为,推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的共同参与。近年来,南海打造食品安全科普体验馆,将安全监管工作和健康科普知识串联起来,以专业的食品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体验互动的科普教育形式,指导广大市民学习食品安全科学知识。
南海还健全区、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监管网络体系,在区、镇两级分别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共配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约300名,全区各社区(村居)成立食安办并配备食品安全协管队伍近1500人,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一项项共治共享、创新监管的新举措,不断推动南海逐步形成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合力共治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 通讯员李凤潘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