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网评 | 高中生可带宠物上学 创新融合教育促多赢
“校内可带宠物上学,还有专属入校证”,近日,广西某中学的活动引发热议。网传信息显示,只要打全疫苗,学生就可以申请《宠物入校证》。同时,还有一份《文明养宠公约》提到:“携宠外出在架空层附近绿地、广场等场所时,为宠物系好牵引绳,随身携带粪便清理工具,不让宠物做嗅人、扑人等动作。”
【资料图】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支持,学校不是宠物园,影响学生学习。”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以及与生命和谐相处,成为温柔善良的人。”
事实上,高中生带萌宠进校园,并非学校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来自于学生的提议。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社团志愿者、保护动物学生志愿者协会等组织通过对学生后疫情时期的心理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就如何管理等问题形成了议案,学校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愿意为孩子们的想法提供施展的“舞台”。而且,这也与教育部去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相吻合——“关心、照顾身边常见动植物”、“饲养1-2种小动物”。
高中生可带宠物上学,学生必须要参加每一天的清洁工作,还需要去写饲养日记、饲养手册。学校还会聘请一些高校的教授,定期过来给孩子们、老师们做一些有关养殖方面的培训。可以说,这是“双减”背景下,学校对融合教育的创新。
融合教育原指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特殊儿童顺利进入普通班进行无差异学习。但融合教育实现从最初基于学生“完整的人”到最后基于学生“完整生活”的飞跃,同样适用普通教育,促进教育的多赢。
首先,对经历了疫情的高中生来说,带宠物上学,有利于缓解学生抑郁症的发生,缓解焦虑。这是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照顾、喂养动物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尊重动物生命,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这既是劳动教育,更是生命教育。一个对动物的生命都敬畏的学生,对人的生命才会更敬畏。
再次,学生自主思考调研,学校帮助学生完善建议,体现了学校对学生自治的鼓励。在学校管理中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教育首先要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才能谈到其它。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从这个思维出发,学校的劳动课就不会同质化内卷。
生命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善待、理想和追求、勤奋和拼搏。从这个思维出发,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善待。人生是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如果为了达到一个功利性的目标而丧失了自我,其实是对教育的误解、对成长的异化。
自治教育的意义,是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时空,更深刻领会与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促使其为解决问题而去寻求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与智慧,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反馈检验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的正确性,这正是学生能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高中生可带宠物上学,融合了多种功能的教育,优化了教育的“性价比”,可以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更多学校创新融合教育,寻找到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最优解。
文/丁慎毅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