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五大行动”抢人引才育匠!2023年南海区高质量就业行动方案发布
确保2023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万人以上、开展23场“谁是创业+”系列活动、引进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3月23日,“就在南海人社撑你”2023年南海区高质量就业行动方案发布,五大行动、12项计划为南海走好制造业当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全域就业服务网让群众家门口就能找工作
【资料图】
当天发布的南海区高质量就业行动方案包括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谁是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产业人才引培加速、人力资源服务业提档升级、劳动就业平安保障五大行动,共12项计划,覆盖就业服务、企业用工、创业支持、人才引培、技能培训、育匠计划、工伤预防、和谐劳动关系等领域。
其中,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拟提升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服务,以全区4000多家重点企业数据为基础,建立用工需求大数据模型,清单式管理缺工企业的信息,精准化匹配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并合理预测南海区未来的用工需求。
同时,构建全域就业服务网,相继推出惠企百场招聘活动、人才夜市、“广纳英才·智汇南海”等系列招聘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终端下沉至镇街、社区、商业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就业服务。提供智慧帮扶服务,形成重点就业群体就业意向调研报告,对包括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大学生在内的重点群体免费提供线下一对一定向帮扶,线上就业信息推送、就业效果跟踪、就业辅导服务,帮助实现就业。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南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栩瑜说,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全年预计服务南海企业约3700家,组织企业提供招聘岗位不少于7万个、见习实习岗位数不少于1万个,确保2023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万人以上,南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打通创业支持要素“谁是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2022年,南海区人社局受理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笔、6412.8万元,贴息约812万元。全区促进创业3133人次,创业带动就业11197人次,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动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海区已积累了多种创业带动就业要素,包括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导师、创业培训、创业大赛、创业项目评选等,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融通和整合各种创业支持要素,进一步提升创业扶持能力。
“谁是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行动适时而生,举办3届以来,已成为南海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特色和名片。
今年该行动将在3月至9月,组织开展创业导师进校园、进基地活动,创业带动就业交流活动,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三大系列,总计23场活动。
“通过打通创业资源,实现创业服务的全对象覆盖、全链条服务、全领域触达,营造‘创业到南海’的氛围,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大范围的人才、更多的优质项目汇聚南海。”林栩瑜说。
南海将针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提供创业培训,引导有意创业者理性对待创业、客观分析条件,帮助创业者迈出稳健的第一步;针对正在创业路上的初创团队,提供创业孵化、创业导师服务;针对创业者和初创团队的需要,匹配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等,为创业的每个阶段匹配精准、个性化服务。
外引内育加速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截至2022年末,南海全区技能人才增至28.5万人(含高技能人才8.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增至18.9万人,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但在近年的政企座谈会,相当部分企业反映一线技术工人紧缺问题。针对这一矛盾,南海区人社局提出,要政策性产业人才引培、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的共同发力,加速壮大产业人才队伍。
按照行动方案,今年南海区人社局将重点引进、培育工匠型人才,满足区内制造业企业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引进科技创新领域的高端人才,满足区内“专精特新”企业需求。
具体操作上,今年南海将规范和引导区内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全年服务南海企业超6万家次,引进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举办南海区第十八届校企合作周,围绕南海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链接全国及港澳50多家院校资源;聚焦南海产业紧缺急需的汽车维修工、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机器人运维员等工种,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通过系列举措,引导社会树立既尊重科学大师,又尊重一线技师的人才观念,形成制造业实用型人才集聚效应,推进实现全社会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行动方案》五大行动12项计划:
一、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一)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提质
(二)推进企业用工保障升级
二、实施“谁是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行动
(三)开展南海创业导师进校园、进基地活动。
(四)开展南海创业带动就业交流活动。
(五)开展南海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
三、实施产业人才引培加速行动
(六)加速产业人才引进。
(七)加速职业技能培训。
(八)加速南海育匠计划。
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提档升级行动
(九)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业态进阶。
(十)助推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实施劳动就业平安保障行动
(十一)送工伤预防服务进企业入课堂。
(十二)送和谐劳动关系进企业入园区。
文/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张有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