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今年第一季度三水精心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逐步落地开花

保民生就是保稳定,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三水抢抓先机、争分夺秒拼经济,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曲”,同时也不遗余力保民生,将民生改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果实。

三水区人民医院2月初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带动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水平。/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从教育扩容到医疗提质,从生态保护到住房保障、稳就业……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水主动作为,创新举措,量质并举,敢啃“硬骨头”,精心推进每项民生工程,让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齐头并进。


(资料图片)

随着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落地开花,民生愿景渐成幸福实景,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

教育惠民 扩容提质加速跑

近几日,不少家住三水新城的市民欣喜地发现,三水新城小学主体建筑外墙绿色围挡已经拆除,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该校是三水区2022年重点民生工程,将按照现代化学校标准配置设备设施和师资队伍,可提供2000多个公办学位,预计今年9月投用,更多适龄儿童可实现家门口上学。

公办教育学位扩容行动不只发生在云东海街道。除新城小学外,目前乐平镇的三水区科创实验学校,西南街道的凤凰小学、御江南小学均在加紧建设中,合共新增超7000个学位,有望在9月迎来首批新生。此外,选址于云东海街道、覆盖小初高全学段、提供优质学位超2万个的佛山教育城项目有望今年动工。

教育关乎家庭幸福,也事关城市未来发展。三水区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盼,将教育“短板”补成城市发展“跳板”。

今年以来,三水教育部门深化教育教研、强化人才引育,持续深化“名校+”工程、学前教育共同体建设,加速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今年春季新学期,名校博士后邝斌宇在三水中学开启教育生涯。博士后任教高中,在佛山市基础教育界还是首例。

借脑借智,抱团发展。在南海、三水结对紧密协作大背景下,今年以来,两区的教育交流、教研互动变得更加频繁。3月初,在市、区教育局的联动下,三水中学附属初中与南海实验中学的一场教育研讨活动升级为区域联合教研活动,为两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学平台。

几乎同一时间,白坭镇中心小学向三水区教育局提交一份申报材料,拟加入南海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这个举动的背后,是“南三”教育结对协作迈入更深层次。今年初,南海、三水两区教育局联合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南三协作”结对学校集团化办学,提出“2024年基本实现两区所有结对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的目标。

职业教育也传来一个个喜讯。一季度,三水两所公办中职学校学生参加多场国家、省、市级技能比赛,揽获多项一等奖,擦亮三水职教品牌。其中,三水区理工学校一周内连夺3项省赛一等奖。

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按下“快进键”,三水教育将快步迈向优质均衡,让本地家长对“学在淼城”吃下“定心丸”,助力提升城市价值。

医疗升级 外引内提建高地

与教育一样,医疗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今年一季度,三水广派健康“礼包”,大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提升公办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为健康三水保驾护航。

3月的最后两天,云东海街道和南山镇各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新”,周边居民看病、配药一站式解决。其中,云东海街道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街道民营工业园内,开业当天就与周边的两个村委会、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辖区村民及两家企业员工可以免费看病,服务覆盖超3万人。

在三水最北端,新开业的择善社区卫生服务站促成南山镇构建起“1+2”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助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今年年初,三水区卫生健康局就吹响奋进号角,推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动员区级医疗机构竞标争先、争分夺秒,加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区内高水平医院建设,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三水区人民医院率先行动起来——2月初,与“国家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带动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水平,力争未来实现90%病人看病不出三水;3月,优化医院门诊布局,开设日间手术室,新引进一台高端磁共振设备,联动三水汽车站新增停车场,从多方面升级患者就医体验。

另两家区级公办医院也纷纷抓好发力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其中,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门诊部党支部与芦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助力芦苞镇基层诊疗服务提质。三水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在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助力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带动全区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三水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具体到今年,三水将推动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启用运营,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水院区、区北部医疗中心启动建设;支持区人民医院深化高水平医院建设,支持区中医院创建“三甲”中医医院,支持区妇幼保健院强化医联体合作。

高质量医疗资源走向普惠,让人期待。

生态“出圈” 软硬兼施守净土

“三水的自然风光很美,在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4月1日,走完佛山50公里徒步三水线全程后,来自南海区的市民赵阳不禁由衷感叹。

沿途绿意盎然、一线江景,行走在三水的江边绿道上,赵阳饱览三水新城风采、老城韵味。其间,他不由得慢下脚步,转身与美景拍上几张合影,为绿美三水点赞。当天,4万余人漫步烟雨淼城,发现绿美三水,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在水乡绿道骑行、江畔风光如诗如画、岸边草木绿意盎然……这些水城共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常场面背后,是工业强区三水推动“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探索。

近年来,三水坚持“流域治理+四源共治”的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治水护水举措,深入打好全面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推进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和城市源“四源”精细治理,坚持从源头上发力,守护蓝天白云,提升城市宜居度。

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三水生态环境部门“软硬兼施”,一方面对未造成环境污染且主动改正错误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另一方面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绝不手软。

去年以来,三水生态环境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4宗,罚款约1526万元;将14宗严重违法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行政拘留,9宗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一套“组合拳”之下,三水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质、气质“非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3月30日,三水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79天,优良天数排名全市第二。1~2月,三水区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100%达标。2022年,思贤滘碧道三水区段还入选了广东省“最生态”碧道。

今年,三水区首次提出开展绿美广东三水行动,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好山好水好三水,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一件件暖心实事、一项项惠民工程,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这个春天变得愈发暖意融融。

2023年三水区民生领域重点工作

●实施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新建6个社区体育公园、5个口袋公园

●新(改)建和修复污水管网80公里,完成2个镇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聚焦服务“一老一少”,持续推行“8+N”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建2个老年友好型社区

●筹集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1800套以上

●完成6个老旧小区、19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完成三水科创实验学校、御江南小学等7所学校新(扩)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40个、义务教育学位7760个

●推动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启用运营,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水院区、区北部医疗中心启动建设

●加强城市停泊车位规范管理,新增5300个以上停泊车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