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门:国产机器人产业集群崛起“佛山造”

头部企业进驻、本土企业扩产、创新平台成立……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按下“加速键”。

前不久,佛山跻身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榜单,并在榜单中高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二。当前,各地围绕机器人产业的竞逐呈现白热化。头部企业为何选择在此时投资佛山?产业链上下游的持续延展,将为佛山机器人集群带来哪些改变?

上半年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大事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8日深圳可信华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进驻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将打造自动化装备、多轴机器人、智能电子消费品智造基地,2023年预计产值5亿元

5月30日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正式投产,预计达产后机器人年产能为8万—10万台,同时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的本地化

5月30日由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佛山中心揭牌

6月5日埃斯顿—克鲁斯机器人华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将打造华南区域总部企业基地

龙头加快进驻产业集群建设提速

外部头部企业的进驻,壮大了佛山机器人产业的阵容。6月5日,埃斯顿—克鲁斯机器人华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开工,这家来自全球机器人产业“第一阵营”的国内龙头企业将在佛山打造机器人(华南)技术中心;不久前,无线通信领域中的“隐形冠军”——深圳可信华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可信华成”)也签约进驻顺德的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计划打造自动化装备、多轴机器人、智能电子消费品智造基地,年预计产值5亿元。

此前宣布落地佛山的机器人产业链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今年3月,飞利浦水健康及智能机器人全球研发制造基地传来消息,一期工程自动化高架仓库已经投产,二期工程部分厂房封顶;5月初,总投资12亿元的拓野智能总部智慧工厂项目传来捷报,项目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结构封顶,整体有望在下半年竣备,助力早日建成柔性生产线及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

“在当前宏观经济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头部企业继续投资,折射出它们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秘书长高辉说,“相关企业加快在佛山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将推动相关工业机器人产品快速落地,把握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工业自动化应用日趋深入的风口。”

外部头部企业的进驻,加上本土行业龙头的增资扩产,共同将佛山工业机器人的产能推向新的数量级。5月30日,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全面投产,预计年产量达8万—10万台;同一时间,华数机器人也在建设位于狮山的新基地,目前园区一号厂房主体已经封顶,计划于10月投入使用,用于增加大负载、中负载机器人的产能。

在高辉看来,更大规模的产能,将进一步提升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的“江湖地位”。

“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的一大亮点,就在于我们拥有傲人的机器人本体,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高辉表示,“随着上述新项目不断达产,佛山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甚至有望跻身全国前三。”

事实上,佛山已经成为全国工业机器人重要产地之一。来自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的统计显示,2022年,佛山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5万套,占全国产量的约8%。

“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说,佛山有望成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本体产地、重要的系统集成方案和机器人应用方案策源地。”高辉说。

供需同频共振企业迎来发展利好

佛山机器人企业对未来的信心,还来自战新行业崛起以及传统制造业自动化为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新需求。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亿美元;MIR睿工业也认为,2023年全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将维持在7.7%左右。

高辉也指出,今年以来,光伏、储能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显著增加,不少佛山企业接到了订单,同时食品等刚需行业率先回暖,也释放出更多需求。

佛山不少机器人企业感受到了市场的温度。“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产品‘一机难求’,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负责人郑建聪透露。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光伏产业上,我们不断实现突破,近期拿到了不少订单。”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说。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友也预计,今年全年的销售额将有10%左右的同比增长。

推动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不仅有宏观机遇,也有国产替代的结构性红利。今年5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MIR睿工业分析指出,一季度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增至40.8%,有3家国产厂商首次进入市场份额前十行列,本次投资佛山的埃斯顿更跻身前五。

佛山机器人企业也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拥有超过80年机电与技术装备研制经验的湘电集团,就将重大工业自动化改造项目交给了佛山民企:2月9日,嘉腾机器人与湖南湘电集团旗下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签约,将围绕时速超过36公里的智能驾驶工业车辆项目开展联合开发。

“在国家对高科技产业的大力支持下,国产机器人的技术近年来快速进步。以AGV为例,从智慧程度到负载重量都有质的提升,相关企业申请了大量专利,‘走出去’也竞争力十足。”陈友说。

从供给侧来看,佛山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也推动着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机器人产业的集聚。一方面,今年以来,佛山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已有四成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累计应用机器人超过了2.3万台,让本土机器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抢订单”。

“未来在整个大湾区特别是佛山、顺德原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会有旺盛的机器人需求,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和效益。”可信华成董事长姜可说。

另一方面,佛山持续增强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1月,《促进佛山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发布,拿出单项扶持最高达2亿元的“黄金八条”;3月,佛山发布的《关于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的行动方案》也将机器人产业明确列入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5月,佛山还率先发布《首批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定额子目(试行)》,推动更多建筑机器人落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加快携手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水平组建创新平台,与企业一起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佛山中心已于上月底揭牌。

“相关政策加强了佛山机器人产业链,形成了聚群效应,有利于人才引进和技术交流。”陈友说,“相信未来机器人产业将像家电产业一样,成为佛山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竞争力的招牌产业。”

发力强链补链抱团取暖应对竞争

今年以来,在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不仅有“看得见”的项目落地和订单飞来,也有“看不见”的企业联结和合作默契在悄然生长。

在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今年初,洛施达传感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艳明认识了同在园区的朗宇芯科技总经理宋鹏程,两人一个主攻机器人“大脑”,一个研发机器人“眼睛”,聊得火热。对李艳明而言,“邻居就是上下游,园区就有产业链,出门转一圈就有生意”所言不虚;

谈及为何投资顺德、落户北滘,可信华成董事长姜可也首先谈起了对优越产业配套的“向往”。他认为,佛山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购置制造业企业配件大部分采购半径都不超过50公里,很多产业在本地的配套率达到80%。

前者在佛山找到了合作伙伴,后者则希望在佛山找到合作伙伴,机器人企业负责人用实际行动和现身说法,表明了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内部互动的加深,以及这一互动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落地的系列项目,也推动着佛山机器人产业链日趋完善。以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为例,该园区还引进9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预计未来园区供应链配套达85%以上,产品到货周期也将大大缩短,一些零部件此前到货周期要90天以上,如今最快只需要半天即可到达。

这将为重塑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的面貌。一方面,国内机器人产业“卡脖子”技术集中在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三大件”上,不少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导致本土供应链无法做到低成本和高效,不利于产业进一步扩张,而产业链的完善正有望帮助佛山突破这一瓶颈;

另一方面,“抱团取暖”有利于帮助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应对日渐激烈的行业竞争。最近,行业分析机构MIR睿工业指出,2023—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将迎来第二次调整期,届时市场会呈现存量市场争夺与细分增量市场卡位并存、终端客户更加看重产品个性化定制以及服务、客户对成本控制要求更高等特点,将对国产机器人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资源整合优化能力、关键环节/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合作伙伴利益共同体建设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辉说,产业集群内部的良好互动,将有利于增强整个产业带的竞争力,帮助佛山机器人企业应对“内卷”。但他也指出,要让集聚效应加速显现,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既需要企业保持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政府部门出台落地更多扶持举措。

“围绕机器人产业,佛山市各级部门都出台了政策文件和扶持办法,我建议相关部门可尽快出台申请指引、操作细则等,推动政策红利的尽快释放。”高辉呼吁。

观点

佛山机器人产业

如何走好特色发展路?

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群雄逐鹿之下,佛山机器人产业如何走出特色发展路?对此,有行业人士建议,佛山机器人产业可抓住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加速发展,还有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和生态圈,提出以集群战法赋能佛山机器人产业。

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秘书长高辉:

与转型中的“佛山制造”共进步

佛山发展机器人产业,要找准定位、走好自己的特色道路。目前佛山集聚了大批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跻身全国前列,我们不妨聚焦这一突出亮点,集中精力将其打造为佛山机器人产业的金字招牌,将有限的优势放大为无限的可能。

同时,佛山机器人产业还要融入本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大潮。这是因为,一方面机器人是赋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在服务好本土制造业集群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会加速成长;另一方面,佛山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数目庞大,其中相当比例的企业尚未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美的集团等头部企业每年仍可产生数量可观的工业机器人需求,这些都是佛山机器人产业近在咫尺的广阔市场,相关企业完全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从现状来看,当前佛山机器人产业对本土制造业自动化转型市场的挖掘还有待提升,如何将靠近佛山万亿制造业集群的市场优势,转化为本土机器人企业的“订单优势”,这是需要行业共同深入思考的话题。我认为,相关企业、商协会和政府部门应共同努力,让佛山机器人产业乘上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东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侃:

以佛山为基点打造供应链生态圈

此次我们在顺德北滘动工建设的埃斯顿—克鲁斯机器人华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将在当地实现从工业机器人本体到系统集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成为我们在华南地区的“桥头堡”。

站在业务角度,位于北滘的华南总部将让我们近距离“贴身服务”华南客户。特别是针对汽车产业,华南总部的落成将进一步密切企业与广佛地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让更多生产制造企业、工厂车间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龙头企业,我们更希望华南总部不只是业务上“站稳脚跟”,更要成为带动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一个“基点”。为此,我们会积极联络华南地区的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工业机器人供应链生态圈。

结合埃斯顿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帮助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线智能转型升级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这能与北滘乃至顺德扎实雄厚的制造业家底实现合作共赢。例如在帮助工厂开展自动化生产线上,我们将不单只是做好自己的项目,更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充分满足华南地区庞大的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需求。

此次动工建设的埃斯顿—克鲁斯机器人华南研发生产基地既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立足珠三角乃至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将有效助力企业在华南地区乃至全球长期战略目标的发展。未来埃斯顿将考虑持续投资,对华南总部厂房、研发基地继续扩建,汇聚更多上下游企业来到北滘,共同发展。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林:

建设新型园区锻造四大创新链

近日,由华数机器人协同建设的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佛山中心揭牌,中心将以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省、市重大需求,解决机器人领域关键卡脖子难题,助推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华数机器人持续对标国际一流,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发力。通过与兄弟单位联手,我们以“1+2+N”协同创新模式,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和机器人本体方面实现了自主安全可控,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超500项。目前,佛山华数机器人和佛山登奇机电都已经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佛山华数机器人也在努力推进自身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打造的南海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去年9月动工,正如火如荼进行建设。当前,园区一号厂房主体已经封顶,一期计划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我们希望将这个产业园打造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核心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操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工业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服务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工厂自动化集成及智能制造服务”四大产业链,打造有机器人创新研发中心、机器人产业龙头集群、机器人双创基地的新型科技园区。

文/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熊程 李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