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佛山网评 |【十年变化看佛山】“不辞长作佛山人”——评佛山公共文化事业十年蜕变


(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佛山围绕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目标,持续构建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年光阴,佛山厚植区域文化优势,深耕文化民生领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许许多多可见可感可享的发展成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丽蜕变。

十年来,我们见证了文化一步步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曾记否,2012年佛山推出城市升级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城市“四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建设。其时,政府文件关于文化建设的篇幅不多,建设文化强市的抓手也不多。2015年,随着“文化导向型城市”理念的提出,佛山成为全国首个提出以文化为导向来发展和建设城市的地级市。随后,市委、市政府陆续实施文化升级、文化佛山、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等行动计划,文化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支撑作用愈发显现。期间,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以“建设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为奋斗目标,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佛山要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高歌猛进、高潮迭起,让人倍感振奋。文化已然成为提升佛山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与此同时,公共文化事业加速发展,十年间实现了三方面转变:一是从以政府为主向以群众需求为主转变。十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化。特别是2014年佛山启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行动以来,公共文化领域逐步引入市民评价机制,并推出点单式服务,把选择权交到市民手中,政府根据点单购买或组织提供相应服务内容,像全民综艺大舞台等活动就是市民选择的结果。

二是从政府包办向服务供给社会化转变。十年来,社会力量办文化渐成趋势。政府逐渐放弃大包大揽办文化的方式,把精力转向引导发展社会力量、培育市场主体、购买服务,真正实现了从“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佛山强大的民间力量被充分激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例如佛山国际体育文化演艺中心便是本土企业斥资建成并运营。

三是从注重增量向全面提质转变。十年来,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加超60万平方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从不足100家发展至784家,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然而,经费投入不可能无限增加,场馆设施不可能一建再建,发展达到一定饱和度后,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2015年,佛山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突出均等化、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全方位提升设施网络、服务供给、工作创新和保障机制水平,并以东部地级市第一的成绩拿下国字号招牌。创成之后,又陆续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持续开展“效能革命”行动,倒逼各级设施“管好”“用好”,推动文化服务对口、对味、有温度,并形成了邻里图书馆、“祠堂+文化”、读书驿站等一批地方特色创新项目。

十年,对于佛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而言,是弹指一挥间;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却是人生弥足珍贵的一段岁月。能在这十年间,参与城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体验日益精彩的文化生活,见证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形象蜕变,此刻只想化用苏轼的一句诗来表达,那就是“不辞长作佛山人”。

文/郑铿志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键词: 行动计划 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