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佛山网评 | 佛山非遗与国潮风的“双向奔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元宵节当天,阔别三年的佛山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重启,当天,佛山飘着雨,但无法阻挡人们“行通济”的热情,现场喜气洋洋、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除了行通济,当天还有不少精彩的活动,例如龙塘诗社迎来粤剧《剑合钗圆》,尽管是天公不作美,有着微微小雨,但依然挡不住年轻人欣赏粤剧国潮化的首演。
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行通济”这一古老文化IP已经被注入了诸多新潮元素,已成为外界了解佛山的一个“宝藏入口”,成为一场岭南广府文化盛宴。佛山的粤剧与岭南天地的古老诗社融合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演出舞台,也是推广岭南广府文化的新尝试。
年轻人喜欢的“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文化自信。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凝结着先辈的智慧,镌刻着文化的基因,可以为各种国潮产品注入鲜明的文化底色。而国潮的兴起,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载体。
可以说,佛山的非遗正在朝着国潮化迈进,年轻人主动拥抱古老非遗,在特别的节日中释放出巨大的流量效应,同样是外界读懂佛山的“宝藏入口”。祖庙的文创月饼、文创雪糕吸引年轻人前往“打卡”,千灯湖的醒狮以国潮的形式风靡广佛。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今的“活化石”,却总是因为它的“老旧”被我们忽视,而在今年的元宵佳节得到大爆发,与网上的国潮风不谋而合。
非遗文化需要更新的载体来承接,通过当代思维来阐述传统,借助新兴科技来展现技艺,让文化中最精妙的印记符号呈现出全新面貌。比如行通济这样的民俗。我们发现,在通济市集上,“行通济”这一热门文化IP与其他文化元素互相引流,融合为一条展示岭南广府文化的“超级链接”。点开这条“超级链接”,得心斋、冯了性、德绣芳、香兰食品等佛山老字号品牌云集,石湾酒厂、佛山古镇墟、美陶湾、织梦张槎、醉美南庄、金马文投等岭南文创项目纷纷亮相,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样极具观赏性、体验性的文化消费场景,既能挖掘蕴藏于行通济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潮流。这无疑是传播佛山传统文化的一个既华美又接地气的大平台,更是为市民游客送上了一场底蕴深厚、新奇有趣的岭南广府文化盛宴。
岭南的广府文化有着务实接地气的气质,在国潮风吹拂下更是凸显区域特色,受到年轻人喜欢也是顺理成章。在非遗与国潮风的“双向奔赴”中,“国潮风”的猛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拥抱,更离不开祖国的进步与发展。在未来的日子,一批批新生代年轻艺术家也将会大众带来更具有现代意义,更符合时代的作品,让我们在岭南的非遗文化中享受美好生活,我们也将会迎来国潮的终趋势——非遗“势不可挡”,非遗带来的国潮风也将越来越流行。
文/王晓琦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佛山新闻网的文章均系佛山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佛山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