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高技能人才唐奇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全球时讯

近日,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东8名高技能人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三水区的高技能人才唐奇榜上有名。

唐奇现担任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长期在一线从事陶瓷原料技术创新,先后研发了轻质陶瓷砖、负离子功能陶瓷,并在古代陶瓷原料工艺传承复原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次、市级以上创新奖励17次、专利60余项,以及南粤工匠、南粤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此次是他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再度获得国字号荣誉。

唐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部门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沉下去钻研以变废为宝成就业内首创

唐奇是黑龙江人,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三水陶瓷行业成为一名研发人员,在一线从事陶瓷原料技术创新。一次次实验与求索后,他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2005年,他带领团队将抛光砖废渣变成优质原料,研发出轻质陶瓷砖。该轻质陶瓷砖于2010年全面应用于广佛地铁工程中,率先在陶瓷行业实现了循环经济,成为陶瓷废渣的“中国首创”。这一创新之举,获得了首届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二等奖。

在变废为宝的课题上,唐奇潜心钻研,成功将疏浚泥沙、钢铁废渣、多种矿渣固废在建筑陶瓷中得到应用,获得了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佛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推动了建筑陶瓷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唐奇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求索。他发明的负离子陶瓷砖成为目前唯一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功能建筑陶瓷,创新了原料和加工工艺,并起草了相关技术标准,解决了建筑陶瓷产品功能化的产业技术难题;设计创新了“原料梯级浓度加工工艺”技术路线,解决了功能型陶瓷添加剂材料一直以来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

唐奇促成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带动了功能建筑陶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领中国建陶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陶瓷文化与科技共舞让绝活不绝

唐奇认为,陶瓷产业兼具科技性和文化性,既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创新发展。近年来,他还致力促进陶瓷文化与科技共舞,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他积极发挥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运用原料配制专长致力恢复古代陶瓷,掌握和复原了多种传统陶瓷原料及工艺技法,建立了多种原料工艺技法数据库,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独到的古陶瓷科学复制工艺绝活。唐奇是故宫博物院“瓷胎画珐琅彩绘工艺及复原研究”课题项目唯一外部合作者,并获得共同发明专利1项。

此外,他还完成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一种大面积补配陶瓷缺损用料及古陶瓷修复工艺”并获得共同发明专利1项,为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完成古陶瓷原材料和复制品开发工作,其中“清乾隆霁蓝描金福筒瓶”获第二届中国好手艺优秀作品并展于中国美术馆。

多年来,唐奇始终发扬劳模精神,坚持传艺带徒,受聘为广东工匠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校外导师,至今已培养高级技师6人、高级工5人。2021年,他所带领的团队获评为“佛山市先进集体”、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创新联盟牵头单位”;2022年,唐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创新工作室。

弘扬工匠精神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三水越来越优质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平台、人才服务环境、技能人才培训载体,越来越多“唐奇式”的优秀技能人才涌现。据统计,三水诞生了佛山市首位特级技师、36名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0名三水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30名淼城工匠、10名技术标兵等,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聚焦青年人才成长,三水持续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技能人才评比、职业技能大赛、淼城工匠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激励更多年轻人扎根工作一线,磨砺精湛技术与技能,争做高技能人才。

截至2022年12月底,三水区技能人才总量15万人,高技能人才4.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30%,高技能人才成为三水区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唐奇的成才事迹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激励着青年一代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精益求精。”三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相信在唐奇等优秀高技能人才等带领下,工匠精神将在三水发扬光大,推动越来越多技能人才成长,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奋斗力量,让三水的产业与社会充满生机和朝气。

接下来,三水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才、爱才良好氛围,不断做好“引才、育才、留才”工作,为三水高质量发展强动力、添活力。

关键词: